關於本宮-老舊

台灣本土最早土地公廟

明朝崇禎年間,在樹林莊拓墾的陳文成先進,每當在其田園工作,黃昏收工回家時,常遇到一對拄著拐杖的老夫婦,往附近的高山頂走去,當時人煙稀少,山上沒有住家,先進甚覺奇異,逐前往查看,發現山頂有三個巖洞,從巖洞眺望四周景觀,甚為優美,仿若仙景,先進咸認此為福德居所,其所見到的異像係福德顯靈,於是在西元一六三九年(明崇楨十二年)仲秋,選中間較大之巖洞,祀奉福德正神之神像供人膜拜,並稱此山頂為高山巖,意即高山的岩洞。 當時此地正處拓墾初期,樹林莊至高山巖間,草木繁茂,四周的民眾常到此牧牛;因林木茂盛,放牧出去的牛隻總沒於林間,傍晚回家時,常找不到牛隻,情急之下,牧者便跑到山頂上的巖祠,以樹枝代香或雙手合掌,誠心誠意的請示土地公,尋找牛隻的方向,每按其指示的方向,都可以找到牛隻。福德顯靈,口耳相傳,四鄰的民眾,就常來參拜。當時因民眾經濟能力差,讓土地公在沒有祠壇的洞穴中,頂著強風烈日福祐民眾。 直至清朝末年,才由當時的恆春知縣沈公,倡建祠壇,此時土地公才有遮風避雨之所。在西元一八九一年(光緒辛卯年)季春,當時恆春區長尤炳文,因久婚無子,到廟裡求嗣發願,如獲一子半嗣,願發動善男信女捐資修建廟祠;果如其願,重新修建。西元一九二五(民國十四)年冬天,地方誠心篤信的紳商,再予捐資整修。到了西元一九七一(民國六十)年孟春,夙因構造簡單,幾歷滄桑的廟祠,凋殘陳舊,迨失莊嚴,再由地方仕紳頭家爐主等,策動各界善男信女捐資重建宮宇、神殿、鐘樓、鼓閣等,於民國六十一年(壬子)仲春落成安座。同年並組織委員,成立高山巖福德宮管理委員會,負責管理本宮各項事務及未來發展的籌劃,重建後的廟宇,雕樑畫棟,金碧輝煌,宮貌堂皇。叨蒙神靈顯祐,黎民安康,社稷興盛,有求必應,篤信者日增。

歷史沿革
服務提籃